1、8月12日下午,中石油等五家央企相继发布公告称,拟将美国存托股从纽交所退市,敏捷引发言论重视。凤凰网《风暴眼》依据揭露数据计算,五家退市的央企DR市值约为12.38亿美元,约占美国中概股总市值(9.4万亿元)的0.089%。
2、自2022年3月10日SEC官网发布了的榜首批5家暂时“被辨认发行人”名单以来,现已有十批共158家中概股企业被归入“预摘牌名单”。中金公司估计,未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发行人将挑选以两层首要上市的方法回归港股。
3、实践上,中美两国就审计规矩的比武现已持续了十年左右。 2012年前后的“中概股危机”就曾引发中美两边就中美审计跨境监管问题进行两轮商洽。2020年,“瑞幸咖啡财政造假案”再次引爆中概股。现在,针对审计规范的争论,中美两边仍存在不合。
4、关于五家央企自美股退市一事,由国务院主办、中宣部领导和办理的中央级党报《经济日报》发文称:企业自愿退市合理合规,不会引发所谓“退市潮”,更不意味着自动追求金融“脱钩”,不用过度解读。
“一个年代曩昔了。”
8月12日下午,我国石油、我国石化、我国人寿、我国铝业、上海石油化工股份等多家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:拟将美国存托股从纽交所退市。
“一个年代完毕了。一个年代开端了。”一位谈论人士这么写道。
此前,我国移动、我国电信、我国联通、我国海油等已从美股退市。而在上述五家央企宣告美股退市后,现在在美国上市的央企中,仅剩我国东航和我国南航暂未发布退市方案。
虽然《外国公司问责法案》发布以来,商场对美股中概股的退市早有预期。但五家央企同一天宣告从美股退市,仍是引发了许多重视和猜想。
在中美审计监管商洽悬而未决的布景下,上述国企为何退市?影响怎么?是否会引发其它美股中概股的“退市潮”?乃至是否意味着中美金融“脱钩”?
实践上,五家央企的退市,更像是和现已没有太多“爱情”的美股的“面子分手”。
据凤凰网《风暴眼》计算,五家央企的美股总市值(12.38亿美元)仅占美国中概股总市值(9.4万亿元)的0.89%。五家央企在美存托股份占其总股本的份额也都不超越3%。
包含中金在内的不少剖析以为,五家央企退市的象征意义或大于本质,关于美股、港股和A股的本质性影响十分有限。但回归港股并转为首要上市或成为美股中概股的干流挑选。
已有158家中概股被“预摘牌”
有券商剖析师对凤凰网《风暴眼》表明,此次五家央企一起宣告从美股退市,在必定程度上能够视作“中美审计”风云的接连。
实践上,在曩昔十多年间,中美之间已环绕审计监管问题打开过数轮比武。
2009年10月,我国证监部分曾发布《关于加强境外发行证券上市保密和档案办理的规矩》,在证券境外发行上市进程中在我国境内创立的任何档案,包含作业草稿,应当存储在我国境内。
但是,自2010年6月底开端,中概股在美国遭受一系列团体诉讼事情。到2011年11月12日,超越100家中概股企业面对美国证券监管部分、财政审计部分、做空组织质疑。
直到2013年5月,我国证监会、财政部与美国大众公司管帐监督委员会 (PCAOB) 展开管帐审计跨境法令协作,这场“中美审计风云”才逐步停息。
但是,跟着近几年中美呈现买卖冲突,2019年瑞幸咖啡“22亿财政造假案”的迸发,再次引发中概股“信任危机”。
2020年12月18日,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美国《外国公司问责法案》,美国审计监管部分关于审计草稿的需求从“恳求帮忙”晋级为“随时查阅”,中美之间的审计监管联系变得更为严重。
2022年3月10日,SEC官网发布了的榜首批5家暂时“被辨认发行人”名单。尔后,不断有中概股企业被列入“被辨认发行人”名单,中美“审计大战”再次敞开。
据凤凰网《风暴眼》不彻底计算,自本年3月以来,现已有包含百度、京东、拼多多等在内的十批共158家中概股企业被美国证监会(SEC)归入“预摘牌名单”。其间,已有153家因无法在期限内证明不具备摘牌条件已被转入确认名单。